6月27日19时50分,中国小儿骨科奠基人之一、上海新华医院小儿骨科吴守义教授因救治无效去世,享年98岁。
吴守义教授。本文所有图片均由上海新华医院提供
吴守义1921年出生于上海青浦,早年就读于格致中学。 1939年,他考入圣约翰大学医学预科,开始与医学结下不解之缘。他不仅是我国儿童骨科的奠基人之一,还研制了儿童骨科手术器械,填补了世界儿童骨科手术器械的空白。这套设备至今仍被广泛使用。
开拓儿科骨科,创新儿科医疗器械
儿童占我国人口的三分之一,四肢和脊柱畸形在儿童先天性骨科畸形中占很大比例,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
解放前,小儿骨科患者均由成人骨科医师治疗。骨科医生常常忽视儿童与成人的差异,错误地将成人治疗的方法和原则套用到儿童身上。但当时我国还没有小儿骨科的概念,而吴守义就是这个领域白手起家的重要先驱。
1961年2月,为支援新建的新华医院儿科建设,吴守义等人从广慈医院调到新华医院担任小儿外科副主任。从小儿骨科病房的设立,到后来单独成立小儿骨科科室,时间几乎与1964年我国小儿骨科创始人孟继茂教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成立我国第一个小儿骨科专业组同步。骨科。
1973年,他与胡清潭等研制出国内第一台胫骨延长架,并将胫骨截骨牵张的方法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项新技术成为当时我国小儿骨科的代表性研究成果,为小儿各种先天性和后天性肢体畸形的骨科手术奠定了基础。随后,他针对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进行了大量的骨科手术,并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合作编写了《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手术治疗》一书,成为国内最早的脊髓灰质炎手术参考书。
在小儿髋关节脱位(DDH)的研究、诊断和治疗方面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他建立了国内最大、最早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大样本,在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病因学方面取得了突破,填补了国内研究空白。同时,他还开创了治疗大龄儿童髋关节脱位的髋关节置换术,以及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多种非手术治疗方法,在国内学术界引起和推动。
在医工结合方面,他亲自改装了一系列成人手术器械,根据小儿外科的特点和要求,设计开发了一大批手术器械,如骨凿、骨锤、电锯、小儿电动等。钻头和髋臼扩大抛光机。测量X线尺、胫腓骨延长支架、股骨延长支架等不仅在国内得到推广和使用,有些还被其他国家采用。
吴守义教授给孩子们看病。
细心严谨,培养了多名儿科骨科名医
行医七十多年,吴守义在身边很多人眼中一直是一位认真、严谨、谦虚、低调的儿科医生。
新华医院小儿骨科沉品全教授是他的学生。沉品全回忆道,吴守义教授给学生们最大的印象就是治学严谨,并以言传身教向医者阐释了学习的重要性。退休后,他仍然坚持每周巡视病房,为年轻医生授课,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每次去医院,他总是带着自己读过的最新英文文献,推荐给大家。他还向大家推荐了他认为优秀的专业书籍。他还把他自己收藏的书籍和文学作品借给大家,你可以在上面看到。密集的评论和学习经验。
每次去他家,我总能在他的办公桌上看到他每天阅读的资料。对他来说,“活到老、学到老”绝不是一句空话。这也激励科室医生不断学习。沉品全说道。
吴守义教授在讲课时总是能够引用多种资料。他能从疾病的发病机制出发,穿插各种相关知识,从病理解剖描述的基础到临床表现的典型特征、治疗方案的选择、手术细节的把握。甚至每种疾病的发病率都能准确记住,很多数据表达也没有偏差。
他精心培养的许多学生已成为小儿骨科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中国工程院顾玉东院士曾说过:在德高望重的吴先生面前,我们都还是学生。
2009年,为表彰他对我国小儿骨科事业的突出贡献,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骨科学组授予他杰出成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