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我国航空高科技发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我国航空高科技发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要是我说中国航天不如马斯克现在的水平,我相信会有很多人会骂我。因此,我就只能客观的从其他层面来谈一谈这个话题。
一个是举全国之力投入的航天产业,一个是私人企业,理论上来讲,没有可比性。因此我只能从性价比等方面来分析分析。
如果,单看各自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显然马斯克更胜一筹。
space x目前拥有的员工大概为6000名左右,而我国航天事业保守从业人员应该在20万左右。这时候就有人站起来反驳了,马斯克有什么,还不是nasa给的技术,没有nasa什么都不是?
这种想法其实是很浅薄,马斯克确实有nasa的资助,但那也是凭本事得到的,也不是靠吹出来的。你要知道,nasa的客户不止space x这一家。另外还有波音与蓝色起源,尤其是波音,而他们得到的资金远远高于马斯克,但是取得成就,我们也是看到的,就拿火箭回收来说,蓝色起源都试验好多次了,目前还只能近地面回收,和space x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马斯克的火箭是可以重新通过轨道飞回来,把火箭发射成本硬生生的逼成了白菜价,商业订单更是接到手软。而我们的专家当年还信誓旦旦的说过:火箭回收没有任何意义。
如果nasa真掌握了火箭回收技术,他有必要藏着掖着只给马斯克一家?多家竞争,更好的压缩成本,难道不香?
个人觉得还是要认识到差距。至少在载人飞船很多方面都是领先的,毕竟开创了可回收火箭的成熟技术。这项技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虽然是一家民营公司,但有美国的强大技术沉淀和资本支持,不是其他国家的民营企业所能比拟的,甚至也不是国家机构所能比拟的。航天技术从本质上来讲,还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体现。
差远了。。。龙飞船只是一个低轨道的接驳船,功能单一。。他不需要运载各种贵重的仪器设备,只要载人或运货就行了。。而中国的新型飞船,是下一代多功能飞船的基础,未来是可以参与登月的。。理性看待美国,别跪着看,会看不远的
技术上没什么差距,因为马斯克用于航天的技术都是目前正在使用的,也不是最先进的技术,只有猛禽发动机是新研制的先进技术,不过现在还没有上天,也就是说还没有成功的应用。
但在管理和创新上,就完全是天壤之别了。马斯克最大的成功,就是通过创新和管理,利用现有成熟技术,打造最为安全廉价的火箭系统,并且象工业产品一样流水线生产。而所有其他各国,包括NASA,航天都还停留在举国之力阶段。换句话说,马斯克搞航天是基于市场,而且是在创造市场,其他国家搞航天是基于科研,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结果当然也就两样了。
如果是我搞航天,我就不会那么偷偷摸摸,什么都是秘密,我也会象马斯克一样,提出一个看似匪夷所思,但经过努力就能达成的目标,围绕这个目标制定计划,整合资源,全力推进。
比如可以在地球轨道建设一座巨大的太空城,直径600米,用于科研和旅游。乍一听,你可能觉得这个目标在现阶段完全不可能,但你算一下,直径600米,周长不过1800米,按马斯克星舰50米的高度,只需要发射36次就可以将在地球上制造好的直径9米模块发射上去,组合起来,再加上动力系统,就可以建成一座基础面积约18000平方米,有着稳定重力的太空城。
按马斯克星舰一天可以发射3次的速度,12天就可以把这些模块发射上天,真正建成了这样的太空城,还愁它不产生效益吗?未来甚至可以让这样的太空城慢慢离开地球轨道,在百万、千万公里的绕日轨道上运行,作为去其他星球的中转站,或成为研究宇宙太空的基地。
那么最最关键的是什么呢?可重复使用火箭。如果现在就开始全力开发,相信用不了10年就能制造出来,与此同时同步进行太空城模块的研制,相信十年之内就可以建成这样的太空城,并催生一个庞大的产业和技术的突飞猛进。然后对太空城进行不断的拓展,科幻中才有的巨大太空城市不就实现了吗?
这个目标应该比马斯克的火星城市更现实吧,相较于去火星6个月的长途旅行,近在咫尺的太空城十几分钟就可以到达,达成商业化目标的可能性和确定性远远大于火星城,而且其需要的投入估计也就几百亿,和现在巨大的社会财富比起来,完全不足挂齿,已经是完全可以纳入计划的了。
搞航天,需要的不是先进的技术,而是先进的头脑。先进技术不会一蹴而就,而是在实践中不断产生的;先进的头脑却可以指引方向,协调资源,促成技术的快速发展,达成看似不可能的可能的实现。
无法放开思想,一再固步自封,耽误的恐怕不仅仅是发展机遇……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我国航空高科技发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我国航空高科技发展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