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19世纪中后期科技发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19世纪中后期科技发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自然经济日益解体;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早期现代化;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近代工业体系慢慢形成,但不完整。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由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化。中同社会经济发生变化: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世界资本主义。
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经济结构相对应也发生了改变,西方列强入侵之前,中国的经济结构趋向于小农经济,自给自足,有着浓厚的封建经济的特点。
西方列强入侵之后,大量的物品被带到中国,冲击着中国的小农经济,中国成为了外国列强的市场,中国社会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也呈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
十九世纪后半叶正好是中国清朝末期。中国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全面陷入半殖民地社会。经济从自我封闭自给自足的自耕农手工业为主的封建自然经济向西方殖民地化经济转变。从占全球GDP25%以上迅速滑落到不到5%。
1895~1927年
是中国近代化最重要的阶段。主要特征是: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与变革社会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中国近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1. 在"实业救国"的浪潮下,以工业化为主体的经济近代化有了长足发展。它分为两个时期:
1) 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棉纺织业的发展最为突出;(背景)
2) 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背景)
2. 政治体制的近代化实现了重大突破。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1) 其上层维新派发动了戊戌变法,立宪派领导了立宪运动和保路运动;
2) 其下层革命派则成立了资产阶级政党,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成为时代潮流,有力地推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3) 这一时期中国政治体制的近代化呈现出波浪式推进的特点:
(1) 从清政府来看,经历了从镇压维新变法到推行"新政"的失败;
说起技术革命,似乎与我们相去甚远,但说起瓦特发明蒸汽机,我们从小便是耳目渲染,我们坐的火车关,初中物理课堂的内燃机讲的正是蒸汽机,而蒸汽机正是第一次技术革命的标志。三次技术革命密切相关,承前启后。
【1】第一次技术革命的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代表人物:瓦特
催生产业:造成纺织,印染,冶金,采矿的迅速发展,推动了运输业,制造业的机械化,推动了一系列现代物理科学理论的进步。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代表人物:爱迪生
标志:电力的发明与应用
催生产业:爱迪生发明电灯便是这个时代的产物,人类进入无火光明时代;贝尔发明电话,通信业迅猛发展;电的出现使放映机与电影相互发展,电影业进入普通家庭;石油、电气、化工、汽车、航空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3】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时间: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
代表人物:比尔·盖茨
作为中学历史老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说,第一次工业革命革命。在教科书上,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哈格里夫斯创制了珍妮纺纱机,之后随着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出现,工业革命进入了新的阶段。
当然,这是我们教科书当中的观点。英国人似乎并不这么认为,在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上,英国人谈到工业革命,将工业革命的起点往前推了,从18世纪初煤炭的使用为标志。
不同的时间点有着不同的意义,但也殊途同归。第一次工业革命在我眼中,标志着人类与自然的斗争中第一次完全占据上风了。高中课本里,工业革命有一个影响是由“工厂”代替了“工场”,由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其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使人类真正进入到了蒸汽时代。
由于一次工业革命主要发生在轻工业,因此它只是使生产效率提高了,并没有太多的新生企业。反而是在交通方面,新生的交通工具,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比如富尔顿发明了轮船,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火车。
再讲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显然要比第一次工业革命来的更加迅猛。由于科学与生产结合的日趋紧密,一些列的发明被运用在了生产当中,这极大地改变了这个世界。
首先说,德国人西门子发明了电。随之而来的,是和“电”有关的一切改革,电灯电话,电报电车。这些都是我们现代人所离不开的物件。当然了,与“电”有关的企业自然如雨后春笋般生了出来。
再者,内燃机的创制。那么,内燃机的创制更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飞机汽车也因此出现。
最后,是化学工业的进步。
如果说,第一次工业革命我们觉得是发生在好几个世纪的话,那么第二次工业革命就如同昨天一般。我们受其影响也最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19世纪中后期科技发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19世纪中后期科技发展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