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张嘉伦
2020年,当你仰望明月时,甚至可能会看到更亮的星星。
近日,成都航天科工微电子系统研究院有限公司透露,该公司参与构想的人造月球项目正在进行论证,首颗人造月球将于2020年发射。
所谓人造月球,是一颗携带大型太空反射镜的人造照明卫星。该公司董事长吴春风此前表示,人造月亮可以利用太阳光为城市提供照明,其光照强度可达月光的8倍。
31日,航天专家庞之浩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发射人造月球没有必要,但掌握相关技术有一定意义。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星空工作委员会主任任晓东认为,人造月亮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光污染,项目启动必须谨慎。
俄罗斯以前也尝试过,但技术难度大
吴春风此前表示,人造月球预计部署在500公里以内的近地轨道。为了实现24小时照明,该项目将在2022年之前发射三颗人造卫星,将360度轨道平面均分并交替运行。
地处高纬度的俄罗斯一直对人造卫星很感兴趣。据庞之浩介绍,俄罗斯已经进行了两次实验,希望利用进步号货运飞船上的直径22米的圆盘式反射镜反射太阳光,以延长极地地区的白天时间,节省能源。
反射器面积必须足够大,以反射足够的阳光。否则,人造月亮对地面亮度的提升有限。有人以在轨铱星为参考进行了粗略估计,认为人造月球需要一百平方米的反射镜才能达到其声称的反射亮度。
也就是说,这颗卫星所搭载的反射器必须考虑到面积、重量和反射性能;在太空中工作,反射器必须足够坚固,机械结构必须足够稳定……将这么大的东西发射到这么高的轨道上,还需要保证它能够不间断地工作很长时间。我个人认为是非常困难的。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苟立军说。
对于我国来说,建造“人造月球”的必要性并不强。庞志浩指出,尽管如此,研究这项技术仍然很有意义。目前,人们也在考虑是否可以在月球轨道上放置太阳反射镜,让月球探测器少受长月夜的影响;他们还考虑在火星轨道上放置反射器来加热火星并改造火星以达到最佳条件。住宅。因此,人造月球技术在太空探索的其他领域仍然可以发挥作用。
关于人造卫星确实存在争议。 “人造月亮”由人类控制,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其照明时间、区域和亮度。庞之浩表示,新技术总是有利有弊,关键在于如何扬长避短。 “人造月球”是造福人类同时保护自然资源的新尝试。他说。
可能会造成光污染,让天文学家头疼
如果要节约能源,根本的解决办法是科学合理地优化现有的城市能源利用方式,而不是发射几颗卫星来反射光。与庞之浩的乐观不同,任晓东看到消息后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他必须把那晚抛在脑后。
任晓东表示,如果天上有多个月亮,最先受到影响的就是夜行动物。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依赖于昼夜的规律交替,这一特性存在于所有动植物的基因序列中。光污染的增加本身就会破坏夜间环境和生态系统。任晓东介绍,以昆虫为例,它们的繁殖和觅食行为与光照强度有直接关系。光污染会改变生物体的生活习惯、觅食区域和生殖周期。
对于人类来说,拥有一座不夜城并不是一件好事。夜间光线过多会增加人类患肥胖、抑郁、睡眠障碍等疾病的机会。昼夜交替是客观的自然规律。正因为人类的活动需要光,所以我们不能无限制地增加照明。
吴春风认为,无需担心光污染,因为人眼感受到的“人造月亮”的照度只有现实生活中路灯照度的五分之一左右。这种说法也让任晓东感到困惑:如果光照强度不高,人造月亮还有什么意义呢?如果光照强度高,势必会造成光污染。
苟利军也直言,这对于天文学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天文观测需要完全黑暗的环境。我们一般根据有无月亮的情况,将观测天气状况分为暗夜、灰夜、明夜三个等级。苟利军表示,人造月亮带来光污染,可能影响天文观测。
所以我们不太明白这个项目的意义。任晓东认为,如果真要发射人造月球,公司应该找相关权威部门作为牵头单位,联合航空航天、天文观测、能源技术、生态环境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组织。医学和健康共同论证人造月球的可行性。必然性和合理性。
记者联系该公司所在的成都天府新区,该区工作人员表示,发射人造月亮是公司行为。吴春风回复科技日报记者称,公司目前正在设计反光罩的展开机构。目前此事正在调查中,任何进一步报道都将成为商业炒作,违背初衷。他拒绝了记者进一步采访的要求。
专家
审查
实施科技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以负责任的研究和创新为基础。负责任的研究创新的真正意义在于以科学精神和求实态度进行创新,审视创新的后果并不断修正创新的方向。在科技的应用中,如果不能慎用、用好科技的巨大力量,必然会造成许多不可逆转的影响。不仅会浪费人力、物力,还会造成公众对科技创新的误解,影响社会支持创新的态度。像人造月亮这样的项目具有广泛的影响,绝不只是一种企业行为。相关企业和主管部门应认真审视和权衡正反后果,进行系统深入评估,并接受包括社会公众在内的相关利益群体代表的询问。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段伟文研究员)
(本报记者曹秀英对此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