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大力发展科技工业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大力发展科技工业化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两次工业革命带来的重要启示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实现国家民族的富强,必须要大力发展科技事业。
19世纪中期,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科技和生产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工业革命的启示: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使人们摆脱了靠人力和蓄力进行劳作的方式,促进了生产力的解放,同时第一次使人们征服了时间和空间,使全球各地的旅行成为可能并且在时间上得到大幅度的削减。
这一阶段使世界统一了起来,因为工业革命需要的资源和劳动力是可流动的,所以促使一些外国人在中国这个资源丰富、劳动力不缺的国家开设工厂,发展产业。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中国认识到发展经济必须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的共同富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注意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凑个热闹答一波。中东国家还是尝试过工业化探索的,但是输得很彻底,原因我们后边说。
先为中国点赞,中国当局经略长远,冲破封锁研制核弹、火箭技术,定下教育为本的国策,全面提升各行各业的科技含量,苦在当下福及后代。全国人民砸锅卖铁、勒紧裤腰带支援国防建设,最终才换来了全套工业体系的建成。所以你看看:
中东国家有教育吗?
说到教育,中东国家还是有的,教你读经算不算?现代工业需要大量的科学人才,尤其是高精尖人才领军,中东国家没有这样的人才储备,也不愿意做这方面的储备:科学与宗教决然对立,科学的普及,必然会动摇宗教立国的根基,所以咱不能教你们分子原子量子...
中东国家万众一心吗
同样经历百年殖民屈辱,中国人具有浓重的忧患意识,革命先烈无不以民族利益为先,以建立一个文明、富裕、强大的新中国努力。宗教国家想的是什么?咱也不好说,至少他们没有决心牺牲统治特权换全民繁荣,且不说他们各个教派之间的功法。
中东国家曾经也一度走过工业化,政治强人纳赛尔想搞一波,结果被西方势力扶持的以色列以及内部代理人瓦解,把中东第一强国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资源输出国。
自己不争气是主因,外国干预也是实情。但是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有人屁颠屁颠的当西方殖民者的买办代理人,这种国家哪有指望,毕竟高精尖这些东西造不如买、买不入租。
最后一点就是,中东赚钱太容易了,随便找块地、画个圈、打一炮就是石油。而且中东石油埋藏浅、油品佳,提炼流程都相对简单。没有压力,自然也就没有革新创新的动力,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艰难。
阿拉伯国家不搞工业化,这很正常。因为自古以来,阿拉伯人就没有搞实业的传统,没有踏踏实实的搞过生产。大航海前,阿拉伯人在东亚和欧洲之间做二道贩子,做转手贸易,靠赚差价为生。阿拉伯商人的经商头脑和航海技术就是在那个时代练就的。
后来海湾地区发现了几十年都挖不完的石油资源。这下更爽,躺在床上就能赚钱,就连二道贩子的工作都可以不用干了。
试问,一帮本来就没有干实业的传统,且赚钱又如此容易的人,怎么可能会去搞费力不讨好的工业呢?
并且,发展工业说起来好像简单,但真的想要搞好是很难的。目前全世界真正能搞好工业的国家洋人就二十多个,而能够建立起一套完善工业体系的国家更是屈指可数。无非就是美中俄法英日德等国。除了这些国家之外,几乎没有工业化成功的案例。
比如同为中东国家的土耳其、伊朗,搞土地改革、搞工业化,折腾了大半个世纪,结果是什么样?还不是半桶水的水平,比沙特也没好到哪去。甚至还不如沙特专心挖油赚的钱多。有这种反面榜样,中东国家哪还有信心搞工业化了?
另外,国际上也不让中东国家搞工业化。像沙特、伊拉克这些国家,曾经也想过要围绕石油来发展石油工业化的,但由于这一行业是高技术产业,中东国家没有相关的技术和人才,欧美财团时刻警惕打压着沙特发展石油工业,因为沙特、伊拉克的石油工业化计划,最后也是不了了之。
因此,现在石油国家富得流油,却短视的不搞工业。这是有原因的。
从历史来说,阿拉伯人没有搞实业的传统;
从内因来说,石油很赚钱,没必要搞工业;
从外因来说,欧美也不允许它们搞工业化;
这个问题很好,沙特和阿联酋是中东土豪国家的代表,躺在丰富的石油资源上舒服的过了几十年并且还将过下去,我想从两个名词来分析这个问题:路径依赖和比较优势。
“路径依赖”决定了这些国家已经失去了发展工业的最好时机
“路径依赖”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诺斯提出的一个概念,他是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用以解释为什么一种落后的制度能够长期存在:当一种制度稳定下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形成强大的既得利益集团,反对对既有制度的任何改变;而发展到一定阶段,改变这种制度的制度变迁成本太高,僵化到了无法改变的地步。沙特这些国家真正发展起来还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借着阿拉伯国家石油输出国组织和石油危机,沙特为首的中东国家开始有了稳定的石油红利,可以用“一夜暴富”来形容。那个时候正是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起步的时候,但是沙特发展工业的比较优势不足:经济发展的要素中除了资本以外,土地、技术和劳动力都不占优,而且发展工业还有一个资本和技术积累的艰苦过程,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组织,这些都是沙特等国不具备的。舒舒服服地躺在石油上挣钱多好呢,不需要改变现有的社会制度,不需要投入教育和人力资本,最后整个国家都已经高度依赖石油发展模式了。现在沙特如果想发展工业,就是一个没有经历过工业化的国家要去和经过多轮产业机构升级后的“后工业化”国家竞争,相当于一个没有上过大学的而且又不想刻苦的高中生和大四学生一起考研。沙特王储萨勒曼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但已经失去了好时机。
承平日久的国民已经不愿意走出舒适区,发展工业也没有了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来源于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大意是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该产品的生产上上就拥有比较优势。从比较优势来看:发展工业需要人力资本的积累和技术创新,有人说不可以引进国外的劳工吗,现在这些国家的一些服务行业、建筑业都是国外劳工在干,可是外国劳工永远无法替代本国的国民,一个国家产业结构的升级是需要靠本国的熟练工来实现的,每一次升级都是一种人力资本的积累,而沙特国民已经有几代人生活在富裕的社会环境中,像沙特王储这样的土豪已经无法体会到先辈筚路蓝缕的创业艰辛,很难走出心理上的舒适区,没有人愿意去做工业了。而且由于这些国家的人力成本太高,和印度、约旦这样的国家相比没有比较优势。技术创新同样是需要积累的,对于习惯于买买买的土豪而言,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此外,我们还要考虑到中东特定的地缘政治环境:美国可不希望一个有着完整的工业体系而又富裕的伊斯兰国家崛起,不利于它对中东的控制,从它对伊朗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来。
沙特、阿联酋这些国家经历了这些年的发展,只能说不适合再发展工业了,但是可以在服务业上下功夫,金融业和旅游业发展的好同样可以让国家富裕起来,比如阿联酋的迪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大力发展科技工业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大力发展科技工业化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