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发展 / 中国科技制度的改革与发展,中国科技制度的改革与发展论文

中国科技制度的改革与发展,中国科技制度的改革与发展论文

Time:2024-03-25 01:26:29 Read:0 作者: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科技制度的改革与发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中国科技制度的改革与发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科举制是如何创立,完善,及废除的?

①科举制是我国古代官吏选拔制度上的重大改革。它创立于隋朝,在唐朝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在当时有着重要作用: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庶族地主知识分子参与国家管理。

中国科技制度的改革与发展,中国科技制度的改革与发展论文

②到了近代,沿用明朝的科举制度,以四书五经为出题范围。国家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要求废除科举、学习西方,改革教育制度。迫于形势,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确立新式教育体制,并于1905年宣布废除沿用了1 300多年的科举制。

③科举制的废除有利于学习西方的近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有利于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这些课程内容在101教育ppt里面都有详细课件你可以下载体验一下。

元朝的科举制的发展状况?

元朝科举可以明显地分为两个阶段。

以元仁宗即位为分界线,在这以前为科举的停废时期,在这以后为科举的改革和创新阶段。

元代科举制度基本上延续了唐宋旧制,又吸收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辽、金实行科举制度的某些经验教训。

元代实行科举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1.民族歧视政策贯穿于整个科举制度。

2. 科举取士不是选官的主要途径。

3. 把程朱理学规定为考试取士的标准。

与前朝相比,宋代科举制有哪些重大改革?

应试者的范围扩大 过去“工商杂类”出身的士人一直被排斥在仕途之外。宋朝冲破了这种限制,不讲门第出身,工商杂类自可应试。到北宋末年,甚至僧道亦可应试。只要有奇才异行便可录取。科举应试者范围的扩大,无疑对选才的质量是有好处的。

录取程序简化,唐朝科举考试及第后,还要经过吏部考试合格才能任官。宋朝时,则一经考试录取,立即授官,简化了录用程序。因此,更能吸引士人孜孜苦读,以求闻

简述隋唐宋对科举制的创立及完善情况?

开创──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继承和完善──唐太宗: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首创武举和殿试;玄宗:提高科举考试的地位。

进一步发展──北宋初期:实行分级考试、改革考试方法等;中期:王安石变法改革科举制度。

僵化──明清:八股取士。

结束──清末(1905年)戊戌变法时废除八股。

宋代科举制度迅速发展的原因和特点?

首先,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宋代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科考分为三级:解试(州试)、省试(由礼部举行)和殿试。并开后世恩科的先例。由于扩大了录取范围,名额也成倍增加。选拔的官员人数增多,导致冗官冗员严重!机构臃肿,办公效率大大降低!

其次,宋代开始,科举开始实行糊名和誊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由于政治日趋腐败,此项制度也就流于形式了。宋代在考试形式上的改革,不但没有革除科举的痼疾,反而使它进一步恶化。

最后,宋代科举在考试内容上也作了较大的改革。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随着政治斗争的变化,有时考诗赋,有时考经义,有时兼而有之,变换不定,没有固定的考试内容和形式!

宋朝皇帝鉴于唐代藩镇割据、将悍兵骄致使国本动摇的历史经验,探取重文轻武的国策,军务亦由文官主持。相应的科举制度在宋代更加完善,考试制度也更加严密。为使科举制度更加公平、合理,宋朝廷采取了一些开创性的措施。

为防止权贵干扰、考官徇私、师生结党,规定及第举人不得拜恩师,称门生。

高官子弟须复试,“食禄之家有登第者,礼部具姓名以闻,令复试之”,复试合格才可赐第。

建立锁院制度。考选期间,考官必须与外界隔离,不得和家人见面,称之为锁院。锁院有时长达50多天。

建立糊名、誊录制度。糊名就是把考卷上的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又称弥封。糊名之后,为避免从笔记上认出考生,便又将考卷着人誊抄,即所谓“誊录”。糊名、誊录制度的建立,对防止“徇情取舍”等弊端的发生,保证考试的公平性起了积极的作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科技制度的改革与发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科技制度的改革与发展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02-2025 讯肆科技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

备案号: 沪ICP备2023025279号-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