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科技发展对现代文化的影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科技发展对现代文化的影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儒家思想讲求仁,义,礼,智,信,孝,廉,忠,悌,简单说就是仁爱心,公平,诚实,孝敬父母,忠于国家,家庭,有同情心,这在和平时期,对于人的素质,社会和谐有很大影响。
进入工业时代以后,群众物质财富迅速积累增长,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友爱,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为了金钱出卖良心,诈骗,背叛家庭、朋友甚至国家的事情屡见不鲜,这就需要加強精神文明建设,恢复公平,正义,让诚实,守信成为必备素质。以利于在党的领导下,建设社会义而同心同德。
首先遇到的问题是,有些具有影响力的著名学者,在主流媒体大喊宣扬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仁义礼智信孝悌忠之观念。儒学儒教是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封建思想的意识形态,传抪广泛影响深远,已经渗透并融入社会的制度机制及其各个领域,是为封建社会统治者地主富农贵族服务的,压迫剥削农民和劳动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和认识工具。本质上总体上是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从这一点上说可以给予彻底批判和否定。但是,还是要采取扬弃的科学态度,正如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待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德国古典哲学那样,批判性的继承吸收其合理内核,使其成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来源。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推翻封建社会制度,到文革十年,经过历史的实践检验,中国🇨🇳人已经对儒学儒教有了正确的科学态度。三纲五常,君臣父子猫鼠关系,人身依附关系,家长式,帮派宗派,小山头、小圈子、小团伙,门客、门宦、门附,都是过去历史上曾经存在的现实仍有遗留残余的封建垃圾。
儒家思想,离开了以农为本的封建社会,是否能在当今的工商业社会存在、发展并产生积极影响呢?
先看看儒家思想的生存现状吧:
第一类生存是"论文",数量庞大但却为了晋升而论文,没有生命力,不算是儒家思想。
第二类是专攻儒学领域的教授,但都体制内,对儒家思想的历史总结性论述比较多,以时代为基础进行阐发的很少。
第三类是海外思想家,大开大阖,纵古论今,新文化以后的"新儒家"的历史担当很好,之后的"新儒家"渐渐陷入"为创新而创新"的怪圈。
第四类是民间"读经",一些幼儿园、小学开设的国学诵读,都属于这一系列。这毕竟着眼于未来,目前看不出影响力。
总结起来,儒家思想仍然"有市场"无地位,逐渐回到一家一派的正轨,批评谩骂的有,维护圆场也有。没有地位反而是好事,思想流派一旦有了地位,就是僵化的开始。
儒学在当今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但又是隐而不显的,体现在生活的道德评判、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传统文化传承等诸多方面。就像荣格所说的"集体无意识"一样,深植在心里。
如今的文化已经多元化,从传统的儒、释、道,现在又增加了西方哲学、科学精神、基督教等,个人尽可以各取所需,至于要比较"影响力",答案还是留给历史去解答吧!
谢谢邀请!
儒家提倡立法为民、司法独立、疑罪从无、不罪无辜。【法家提倡立法为君,君主牢牢钳制刑法,宁枉勿纵,夷族连坐。】
在此,只谈儒家的疑罪从无。
在《荀子-致士》篇中指出,在司法实践中,一定要量刑恰当。若作不到量刑恰当。应“与其害善,不若利淫。”这一利与被告,疑罪从无的无罪推定论并非是荀子首创,而是源自孔子。
孔子向弟子仲弓教授法治思想时,曾引用《尚书》之言:“大辟,疑,赦。五刑,疑,赦。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其依据是“死者不可生,断者不可续”,所以在审案时要“求其所以生之,不得其所以生,乃刑之。”孔子疑罪从无的法治主张,比西方法治思想奠基人孟德斯鸠领先了1800年。客观上也体现了儒家对最基本人权——生命权的尊重。与法家“刑用于将过”的宁枉勿纵主张针锋相对。
然后,再论儒家思想如何运用于司法实践。
1994年,聂树斌因自行车颜色与罪犯相同。被判处强奸杀人罪。1995年被枪毙。
1996年,中国修改《刑法》。证据不充分时,法院应当对被告做出无罪的判决。
2005年,真凶王书金承落网。2013年9月27日,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定王书金非聂树斌案真凶。2014年12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指令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对聂树斌案进行复查,2014年12月22日,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向聂树斌母亲送达立案复查决定书 。2016年,山东高院宣判聂树斌无罪。这是儒家的疑罪从无战胜法家的宁枉勿纵。是中国法治史上一次巨大的进步。
与之类似的还有呼格案。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科技发展对现代文化的影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科技发展对现代文化的影响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