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针对中国互联网巨头的反垄断风暴正在酝酿,而且这次来得严重。
11月10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号,加大对互联网巨头涉嫌垄断行为的查处和监管。消息一出,香港互联网巨头股价集体大幅下跌。当日美团跌超10%,京东跌超8%,阿里巴巴跌超5%。次日,美团、阿里巴巴、京东均跌超9%,腾讯跌超9%。 7%。
反垄断之剑终于即将落下。一位关注二级市场的投资者表示。
垄断这个在西方互联网世界经常被提及的术语,在中国过去并不频繁出现,尽管阿里巴巴、腾讯等一些互联网巨头的总市值超过万亿美元,一些新兴巨头如美团和滴滴,已经占据了7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人们却很少意识到其背后的问题。
中国市值前十企业图/深燃
截至11月13日,中国十大上市公司(按市值排名)中,互联网公司占据了5家,其余分别是茅台、平安和三大国有银行。随着股价的上涨,美团市值已经超过了全球第一大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拼多多、京东也超过了中国农业银行。
这些互联网巨头正在加速扩张,挑战垄断边界。
垄断带来了很多问题。今年发生的两起事件加深了业内人士对垄断问题的担忧。首先是年初4月份美团商家的围攻。全国数千家企业联手要求美团、饿了么减免佣金。全国最大区域餐饮协会——广东餐饮协会向美团发起进攻;二是11月举行的博鳌亚洲会议国际科技创新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周小川对互联网科技巨头的垄断行为发出预警,称互联网科技巨头控制大量的数据和市场份额,形成垄断,抑制公平竞争。
这两起事件之后,人们意识到,即使商家赔钱,美团给商家的佣金还能继续上涨;互联网巨头掌握的数据将成为阻碍公平竞争的风险因素。
这些问题的根源是互联网带来的垄断。
过去,这些互联网巨头喜欢秀肌肉,时不时地谈论市场份额。但现在,随着反垄断法规的出台和监管的大幅削减,一场风暴正在席卷而来。
无法回避的巨人
从拼多多的挖角,到滴滴的价格战,再到社区里美团本土推广员的增多,赵无欲隐约感觉事情不太好:巨头们来抢生意了。
赵无欲是一位连续创业者。他于2018年进入社区团购业务,当时的对手是十回团、十相汇、松鼠拼拼等初创公司。 2020年,他的对手变成了美团、拼多多,以及滴滴、阿里等巨头。他陷入了被巨人包围的境地。
两年前,当这条赛道被探索、风险最大时,巨人们却站在原地观望。如今该模式已获得政府认可,巨头们也已到来。更致命的是,他发现很多像他这样的中小型社区团购项目都消失了。
这只是众多创业者陷入巨头困境的一个缩影。互联网巨头伸进了太多人的碗,抢走了太多人的蛋糕。
细看最热门的互联网创业赛道,处处都是巨头。
比如社区团购,美团有美团精选,滴滴有橙心精选,拼多多多多买菜,阿里巴巴投资了食灰团也推出了盒马精选,腾讯投资了兴盛精选和食象汇。它是目前市场上最强大的参与者。
近期,新能源汽车制造赛道蓬勃发展。中国造车四大新势力是蔚来、小鹏、理想、威马汽车。其背后的巨头公司分别是腾讯、阿里巴巴、美团、字节跳动、百度。其中,腾讯为蔚来第二大股东,阿里巴巴为小鹏汽车第二大股东,百度为威马第一大机构股东。
今年融资额持续创纪录的在线教育赛道,已被巨头瓜分。目前非上市公司中估值最高的猿辅导,早已与腾讯结盟。腾讯自2016年起连续五轮投资,多次领投;估值排名第二的作业帮是百度早年的内部孵化项目。 2015年分拆并独立。
更不用说前几年火爆的共享单车初创公司,现在玩家只剩下三个:美团、滴滴、阿里巴巴。其产品有美团自行车、青聚自行车、哈喽自行车。在网约车领域,滴滴多年来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在巨头的带动下,一些创业赛道的市场份额正在加速集中。中小型玩家越来越少,但超大型玩家却越来越多。从多方混战到封建统治,再到寡头垄断,巨头之手掌控着创业大船的航向。在当今的中国互联网时代,想要绕过巨头创业几乎是不可能的。
不公平的是,巨头可以不断扩张,抢夺企业家的业务,但企业家却无法进入巨头的领地。
腾讯已经用微信和QQ占领了中国10亿网民的手机。过去,大多数创业做社交产品、试图挑战腾讯社交老大地位的公司都失败了。最典型的就是2019年社交领域大战吕布的三位英雄。快播创始人王鑫的厕所MT、罗永浩的聊天宝、字节跳动的多闪。三款产品同日发布,围攻微信,但尴尬的是,他们的分享和邀请链接很快就被屏蔽,挑战以集体失败告终。
今年6月份,当听到滴滴进军社区团购的消息时,赵无欲感到不可思议。这是因为滴滴无论从业务属性还是产品形态上都与买菜没有直接联系。滴滴已经在国内网约车市场占据垄断地位。最鼎盛时期,滴滴的市场份额超过90%。但即便是这样一家业务高度集中的公司,也开始涉足自己不熟悉的买菜业务。
巨头已经成为互联网创业者不得不面对、无法回避的问题。
垄断巨头伤害了谁?
与赵无欲坚持做社区团购业务不同,一位卖直播的创业者今年年初跨界进军社区团购。他最初的计划是获得风险投资并建立一家小而美的企业。但在研究了市场之后,他改变了主意。
投资人问他,美团、拼多多、阿里巴巴都在这么做,那你准备怎么去对抗他们呢?他无法回答。经过深思熟虑,他放弃了自主开发,打算找巨头筹集一笔资金,利用巨头的资源,抓住时间窗口快速扩大项目,然后卖给巨头套现。
改变主意后,他感到轻松了。他对深然的分析是:模型都是现成的,照搬就可以了,没必要创新、尝试新的玩法。他曾经所谓的改变世界的创业想法已经变成了真正的金钱交易。
在某种程度上,互联网巨头正在让买卖变得更容易,而让创新变得更困难。
竞争环境持续恶化。巨头们消除了大规模竞争,但带来了部分联盟。
一位美团外卖商家告诉记者,这几年他多次经历过美团外卖和饿了么之间的选择。美团外卖的营销经理曾多次劝说他签独家合同,并口头承诺,只要签了独家合同,以后佣金率就不会提高。饿了么的营销经理向他承诺,可以提供大额贷款,前提是签订独家合同并有一定额度的承销。
面对两大平台同时发出的善意姿态,他看到的是选边站队的操作风险:与任何一方签署独家协议都会冒犯另一方。就会被对方屏蔽。例如,您的商店排名较低,用户无法搜索。他不想卷入巨头的赌博游戏,但他也没有选择,因为没有这两个平台,他还能去哪里?
更多的中小企业处于没有发言权甚至任人摆布的状态。
近期,数据显示,美团、饿了么平台占据国内外卖市场95%的份额,双寡头格局已形成。然而,过去几年,外卖平台向商家收取的佣金率不断上涨。有商家向深燃透露,从最初的8%,到2018年左右的16%,再到现在部分地区的20%,美团外卖的佣金率已经达到了一些中小商家的盈亏线。因此,今年3月疫情期间,不少商户跳出来举报美团外卖,指责其突然增加佣金、垄断经营、不正当竞争。
如果说这些商业级别的竞争距离普通用户还很遥远,那么垄断带来的数据安全和隐私问题正在危害着每个在线的人。
有人举了一个极端的例子。一个普通网民的日常生活可以在一个APP上完成,比如支付宝。打开支付宝APP,你可以订外卖、买菜、逛淘宝、看直播、订酒店、订电影票、打车、乘地铁、扫健康码、支付……都没关系你不知道你想要什么,系统会自动推荐给你,我保证有一款产品会让你满意。即使你没有钱也没关系。支付宝、花呗可以提前付款,借呗可以借钱给你。
这些超级应用看起来包罗万象,无所不能,甚至比你更了解你自己。他们知道你买了什么,你住在哪里,你有多穷,甚至你长什么样。尤其是对于那些启用了刷脸支付的人来说,你的一举一动都在这个网络上。
一个意想不到的例子是,疫情期间,很多多年没有被抓获的逃犯,因为没有健康码无法行动而主动投案自首。一旦健康码被打开,他们就必须上传人脸数据和运动轨迹,根本无法逃脱。
大数据时代,裸奔正在逼近。
至于多次被报道的大数据杀戮,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一些掌握了用户数据、掌握了算法、掌握了定价权、制定了霸主条款的超级平台,就如同掌握了生死大权。
垄断是如何产生的?
巨头和垄断不能划等号,但垄断往往是巨头造成的。
以BAT为代表的第一代互联网巨头形成了自然垄断。
十多年前,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称霸全球,分别拿走了搜索、电商、社交三大超级蛋糕。那时候,互联网上到处都是金子,但缺少的是有能力捡金子的人。谷歌在国外被封杀,淘宝击败了eBay,于是BAT崛起。
长期以来,百度=搜索,阿里巴巴=电子商务,腾讯=社交。任何力量都无法打破这个格局。连BAT自己都做不到,因为先发优势太明显了。
百度曾经想做一家电子商务公司,甚至承诺三年内打败淘宝。然而,从百度有啊到乐酷天、爱乐哈、药点100,百度在电商领域屡屡失败,根本无法威胁阿里巴巴。阿里巴巴曾经想做社交网络。马云动用了全公司的力量来推广社交产品,但并没有引起太大的麻烦,最终失败了。在各自的基础业务上,BAT都是严守防守的,不能容忍对手的攻击。
这种情况直到BAT发动代理人战争才得到改变。腾讯支持了搜狗搜索,投资了京东和拼多多,在中国互联网版图上撕开了一道口子。
但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起互联网并购,催生了并购垄断。
2015年前后,中国互联网行业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并购浪潮。美团、滴滴、携程、58同城这些互联网垂直领域的超级霸主,都是在那波并购浪潮中诞生的。
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后,成为千团大战后唯一的幸存者,控制了本土互联网团购市场;滴滴先是与快的合并,后又与Uber中国合并,一举占领了国内网约车市场90%的份额;携程与去哪儿合并,携程在在线旅游领域孤军奋战; 58同城合并赶集网,结束分类信息网站之战。
这些大并购之后,中国互联网版图被分割,一些垂直领域的巨头出来,形成新的、更细化的垄断。今年,腾讯主导虎牙和斗鱼合并,统一游戏直播行业。
巨头们达成了默契:通过合并来结束战争。这是结束战争的好方法。姚劲波在58家聚集合并时说道。
合并的前提是基于共同利益或共同股东。上述四起大型并购均涉及同一股东:腾讯——。合并前,腾讯投资了它们。从某种意义上说,腾讯在市场经历多轮洗牌并形成双寡头格局的情况下推动了合并。
但问题是,当腾讯和阿里巴巴同时坐在谈判桌上时,合并该如何进行?
合并的可能性不存在了,于是超级巨头的代理大战再次打响,中国互联网进入代理垄断时代。
美团和饿了么瓜分了中国整个外卖市场,但谁也无法击败对方,也无法与对方合并;美团收购摩拜后,美团单车、轻骑单车、哈罗单车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腾讯同时投资京东、拼多多,赋予其电商使命,从侧面狙击阿里巴巴。
这些代理商的背后都是腾讯或者阿里巴巴。他们以相互制衡的方式共同垄断市场。创业公司已经没有空隙,创业风潮已经成为巨头的博弈。
一位投资人分析了沉然。在这场巨型游戏中,每个人都相信规模、速度和增长。他们相信它太大而不能倒,也大到足以制定游戏规则。这就创造了趋势现象。
具有垄断倾向的巨头大多是平台公司,如美团、滴滴、阿里巴巴、拼多多、京东、蚂蚁金服、携程、贝壳等。平台经济具有天然的网络效应。一旦达到一定规模,可能就会进入强者恒强、胜者通吃的阶段。这将为未来的垄断提供基础。
与此同时,资本也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最典型的就是滴滴。滴滴是平台经济的代表。它在短短几年内筹集了数百亿美元,来自不同背景的投资者疯狂押注,将其推向风口浪尖。然而,滴滴对中国网约车市场的控制是通过两次并购实现的,而非业务层面的扩张。 2015年合并滴滴快的后,易到用车转身向商务部和国家发改委报告,声称两家公司并非技术创新,而是资本整合形成的垄断。
很多人不会忘记几年前的共享单车大战,但未必了解资本和巨头是如何影响这场战争的方向的。
美团收购摩拜时,谈判桌上最有影响力的不是摩拜管理层,而是以腾讯为代表的持有多数股份的巨头,以及以红杉资本为代表的各有想法的风险投资。杀死ofo的不是残酷的竞争对手,也不是激烈的竞争环境,而是巨头与资本不和的否决权。
在资本面前,创业者成为游戏中的筹码和牌桌上的工具。
砍刀砍向互联网巨头
平台经济就像硬币的两面。在给用户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垄断的风险。所以,监管是迟早会到来的事情。
国外已有先例。
近年来,四大科技巨头谷歌、苹果、Facebook、亚马逊在全球范围内卷入反垄断调查。据南都个人信息保护研究中心统计,在这些反垄断调查中,谷歌面临27起案件,亚马逊和苹果面临22起案件,Facebook面临13起案件。其中,欧盟对谷歌的反垄断处罚金额已超过600亿元人民币。
美国境内不时出现想要分拆几家科技巨头的声音。接二连三的反垄断调查让这些巨头不堪重负。
国内针对互联网巨头的反垄断调查将在稍后进行。我国《反垄断法》已于2008年8月1日生效,但时至今日,还没有一家中国互联网公司因违反《反垄断法》而受到公开调查。甚至2015年滴滴合并快的并被易到向商务部反垄断局举报后,后续也没有监管部门具体调查的消息。
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游云婷分析,国内反垄断法的实施门槛较高。如果依靠利益受到损害的企业独立救济(依靠自身力量解决纠纷),会存在诉讼费用高、举证困难、维权时间长等问题。现行行政法规还存在行政机关执行不够明确、效率不够的问题。
今年以来,国家开始加大对互联网行业的监管力度。首先,1月份,市场监管总局公开征求意见《反垄断法修订草案》,明确将互联网经营者纳入监管范围。随后在11月,《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明确要加大对平台经济所有市场主体的反垄断调查,VIE结构、替代方案、大数据成熟度等问题均应涵盖。
国浩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吴玉莲分析,国内资本市场对于VIE结构的企业越来越宽容。即普遍采用VIE结构、行业集中度较高的互联网企业,具备A股上市的可能性,因此对于业务运营的集中审核工作必然需要提上日程。
游云婷认为,接下来的监管方式可能分为四个部分:一是拆除壁垒,介入互联网企业内部形成不兼容的市场保护措施;第二,加强对并购的监管,比如滴滴与Uber、快的的并购,腾讯与斗鱼、虎牙的并购,这类并购也会受到监管;三是对大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侵犯平台内企业和小企业权益的行为进行监管。四是对多种协同行为进行监管,比如多家企业投资同一家公司,或者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同行为。
监管已经在路上。但值得注意的是,监管并不意味着压制,而是为了规范和长期健康发展。
从长远来看,指南的出台将使市场竞争更加公平,有利于该领域的每一个市场竞争者,因此也有利于市场上的所有竞争企业。尤云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