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8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举行的国际密码学会议上。
(相关资料图)
来自各国的密码动物学研究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高科技密码学。
一位来自美国的密码学家自豪地向其他国家吹嘘和炫耀:
此话一出,其他国家的学者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
确实,正如美国所说,自1992年开发的MD5加密系统以来,至今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破译,12年来也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破译。自信满满的美国学者不禁皱起了眉头。
这时,在会议厅的一角,一位衣着朴素的中国女子默默无闻地走上舞台中央,大方而自信地向世界宣布:目前,世界上四大算法全部被攻破,包括美国认为情况就是如此。骄傲的MD5。
说话间,她向众人展示了破译结果。全场先是陷入一片寂静,随后大家起立鼓掌鼓掌,全场一片兴奋。
镜头转向美国学者,他的脸瞬间红了。此时此刻,他很想找地上的一条裂缝,爬进去。
英国密码学家伊沃·德斯梅(Ivo Desme) 更加兴奋。由于一只手骨折并打着石膏,他只能用另一只手拍打大腿。他说:我参加过美国秘密社团的三大会议,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景。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名中国女子在坐月子期间研究了美国坚不可摧的MD5密码防御系统,闲来无事,全靠手工计算得出。
她以一己之力使中国原本空白的研究领域实现了质的飞跃。
那么,这个女人是谁?她是如何进入这个鲜为人知、不受欢迎的研究领域的呢?
这位破解美国密码的中国女子名叫王小云,来自山东省诸城市。
学生时代,王小云极其喜爱科学,物理成绩在全校名列前茅。
高考临近,老师和家人鼓励她努力考上物理系,为国家的国防建设做出贡献。
不幸的是,王小云高考落榜,只得安顿在山东大学数学系。
虽然数学不是王小云理想的专业,但她并没有选择躺着,很快就发现了数学的乐趣。
从枯燥的数学中推导出千变万化的公式,数学本身的魔力俘获了王小云的探索之心,她的才华也凸显出来。
1987年,王小云顺利考入山东大学数学系研究生。
学习时,王小云的思维模式与同学不同。她不喜欢墨守成规,总喜欢在新的领域寻找新的出路。
这种独特的思维引起了中国著名数学家潘成栋的注意。
潘承东时任山东大学校长。看到王晓云非凡的天赋和优异的学习成绩,他当即决定收王晓云为女学生。
潘成栋建议王小云将研究方向从解析数论转向新兴密码学。
盘城东
起初,王晓云很不明白导师为什么要让她学习这么冷门的专业,她准备拒绝。
然而,老师并没有放弃。他坚持让王晓云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听完讲座再做决定。
这是日本密码学家在中国举办的短期课程。短短40天,王小云改变了思路,在密码学中找到了无穷的乐趣。
1993年,27岁的王小云研究生毕业。她果断放弃了校外的高薪工作,选择留在学校任教,以便更好地做好密码学研究。
王小云选择了冷门的密码学领域,她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孤独。她经常独自坐在角落里的一张桌子前,与无聊的密码学搏斗,一整天都坐在那里。
2001年,35岁的王小云怀孕了。由于高龄产妇,医生建议她远离电脑,卧床休息。但王小云在家闲不住,总想找点事做。
这时王小云以为MD5算法还没有被破解。于是,她拿起笔,在纸上写写画画。兴趣越来越浓,王小云根本停不下来。
直到孩子出生,月子期间王小云也没有闲着。她不顾家人劝阻,一边照顾孩子一边研究密码。两年后,她用推送方式解密了难以破解的MD5。
当世界震惊之际,多家著名国际学校也向王晓云伸出了橄榄枝。无论是高薪还是绿卡,王晓云都一一拒绝。在她心里,任何有利的条件都比不上国家的需要。
MD5被王小云破译后,使用该算法的密码防御系统的国家陷入了恐慌。
美国赶紧将其换成国防系统的SHA-1,并嚣张地声称SHA-1即使与世界上最先进的计算机一起使用20年也不会有任何安全风险。
仅仅两个月的时间,这个新密码就再次被王晓云破解。
王小云的出现,让嚣张的美国一改嚣张跋扈的作风。于是,原本在密码学研究上处于空白的中国,却在世界上遥遥领先。
在2019年第四届未来科学奖的舞台上,王小云成为该奖项首位女性获奖者。她不仅获得了密码学创新特别奖,还获得了高达100万美元的奖金,折合人民币711万元。
目前,我国大部分领域使用的密码保护是王晓云团队开发的SM3,至今尚未有人破解。
没有密码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正是因为有王小云这样的科研人员,我们才为我国的国防体系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护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