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我国金融机构将把需要投资的项目和企业放到整个产业链和生态系统中进行深入研究。例如,全球低碳铁资源供应链布局形成的投资计划具有战略性、生态性、安全性等特点。在这个领域投资是很有意义的。 8月5日,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节能协会主办,2023年钢铁行业绿色技术、绿色项目、绿色金融供需对接服务活动在京举行。由中国节能协会绿色低碳金融产业委员会主办。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会长何文波指出,聚焦钢铁行业绿色转型,旨在推动钢铁行业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引导绿色金融加大投资力度。 “对于不清楚或不清楚的前沿、难点项目,行业协会愿意发挥专家团队的作用,支持金融机构建立项目评估体系,让有限的资金有效投入到优秀的绿色低碳项目上。节能减排项目。”何文波强调。何文波分享了对绿色低碳发展的三点看法。一是绿色制造、绿色制造的钢铁工业具有无限生命力。 “十三五”期间,我国吨钢综合能耗、二氧化硫排放量、烟尘排放量分别下降4%、73%、65%。截至7月底,全国共有90家钢铁企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和考核监测。钢铁超低排放改造累计吸引了约2000亿元的社会有效投资,也带动了环保技术的进步和环保产业的发展。一批环保绩效A级企业和一批4A、3A旅游工厂。中钢在制造绿色产品的同时,也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制造。二是低碳发展新要求推动钢铁行业创新,创造无限机遇。为支持国家实现“双碳”目标,钢铁行业组织行业专家编写并发布了《钢铁行业碳中和愿景和低碳技术路线图》;研究形成“世界前沿低碳八项共性技术发展支撑计划”;建立中国工业领域首个EPD平台;开展钢铁排放标准等低碳研究。与此同时,中国钢铁企业正在勇敢地闯入创新的“无人区”。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至少有18家企业同时启动了53个低碳技术研发项目。三是钢铁产业与金融产业深度融合,空间无限。对于如何做好钢铁行业与金融机构的共建、共享、共赢,充分利用金融资源,加快低碳转型,何文波建议,低碳钢铁金融投资制度建设要让最有潜力的创业企业得到最大、最及时的支持;要加强低碳金融产品创新,重点突破氢冶金、CCUS等低碳技术领域,通过丰富的绿色金融产品提供综合金融服务。要推动金融政策精准高效落地,重点将优势企业和典型绿色项目纳入名单,提供可持续的金融支持。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朱宏任指出,建设世界一流钢铁企业,必须把绿色低碳发展战略作为引导和加快钢铁企业“双碳”目标的实施;以绿色低碳创新体系为驱动,加快钢铁企业“双碳”技术研发和应用;以绿色低碳管理模式为突破口,加快“双碳”理念在钢铁企业的落地应用。聚焦绿色低碳清洁能源,加快钢铁企业“双碳”路径改革重构;以绿色低碳循环利用为关键,加快钢铁企业“双碳”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供给;以绿色低碳服务体系为抓手,加快钢铁企业“双碳”领域多方拓展。
中国节能协会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姜培学表示,不久前,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发通知,提出进一步扩大重点工业领域节能减碳转型升级范围,强化能效对标。作用和标杆约束作用是鼓励和引导行业企业立足长远发展,高标准实施节能减碳转型升级。目前,我国钢铁行业正在通过节能减碳、超低排放、淘汰落后,践行绿色低碳转型。这一过程需要绿色技术、绿色项目、绿色金融融合发展,需要政府、企业、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社会组织等齐心协力、精诚合作。
国资委社会责任局二级巡视员尹凌清认为,供需对接必须统筹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节能环保等战略引领保护,进一步明确“碳优化”绿色发展方向;供需对接要兼顾钢铁需求和供给侧改革工作指导,搭建绿色项目管理“价值互联”平台;要抓住评估体系的“大鼻子”,进行价值监管,为绿色金融投资者“保值增值”;要鼓励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等管理手段,加强绿色发展创新深度。我们还要传承以《鞍钢宪法》为代表的优秀文化,提升钢铁行业的“文化温度”。 (孟凡君)
编辑:李倩诺
编辑:张永杰
审稿人:王宗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