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是第五代无线通信技术的缩写,通信技术可分为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有线通信是指在物理材料上传输信息和数据,基本上都是铜线、光纤等有线介质。
在有线媒体传播中,速度可以达到非常高。以光纤为例,在实验室中,单根光纤的最高速率已达到26Tbps。这是一个可怕的数字。与目前主流4G LTE的理论150Mbps(没有载波聚合等技术)相比,差距极其巨大。
5G三大应用场景
首先,eMBB翻译为增强型移动宽带。这很容易理解。最直观的体现就是网络速度的倍增和超高的传输数据速率。 5G下,我们可以轻松观看在线2K/4K视频和AR/VR,峰值速度可以达到10Gbps。
第二部分海量物联网依托5G强大的连接能力,推动垂直行业融合。万物互联下,我们可以依靠身边的各种传感器和终端来构建智慧生活。该场景下数据速率较低,时延要求不高。布局的终端成本会更低,并且需要较长的电池寿命和可靠性。
第三部分是uRLLC,翻译过来就是高可靠超低延迟通信。这种场景下,时延要求非常高,往往达到1ms级别。应用于车联网、工业控制、远程医疗等特殊行业,其中车联网的市场潜力普遍被外界看好。
5G应用
如何从趋势中获益?到2021年,大家将不再讨论5G是什么,而是如何将其应用到各个行业。
如果今年应用5G,首先受益的是品牌价值和品牌溢价。生产系统不会从5G网络中受益,包括我们个人。我认为中国的4G网络是世界上最好的,没有之一,对我们来说基本够用了。
因此,今年部署5G业务,品牌溢价是第一要务。比如在航空领域,我们目前正在建设的大兴机场建设的起点就是5G。我们的行业需要这些顶级品牌首先进行试点。
我们不想过度放大或神化5G。归根结底,它只是一种技术。有首歌叫《五环之歌》。第六环比它多一环,第四环比它少一环。与4G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从性能上来说比4G强,而且强很多。
有一个问题,当经济强得多的时候,哪个行业首先受益,因为我们有很多行业,交通、航空、地铁、高铁在中国都非常发达,还有农业、建筑、医疗关心。我们的基本观点是,那些有云服务的行业,行业水平越高,就会首先或者最先受益于5G网络。原因很简单,网络只是一个数字基础,甚至蓝牙也是一个数字基础。
我们什么时候需要数字基地?如果我们头顶上的云足够大、足够强大,那么我们就需要一个非常强大的数字基础。如果云很小,就不需要数字基地。
这就涉及到另一个问题了。 5G无法独立存在,必然依赖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技术。所以我的基本观点是三个。
第一,如果这个技术得到充分的延伸和体现,我们的业务就会迁移到云端。所谓业务上云,就是我们可以把我们的会议记录下来,传播到很远的地方。这就是业务向云迁移。微信直播、微博直播也是业务上云的表现。
你今天去哪儿了,家里发生了什么事,公司里发生了什么事,领导来了,员工给你写了申请表,你就可以批准了。您不必回家直接批准。所有这一切都是在云端完成的。标识。
我们需要一个云平台。我们所有的业务都在云上,这个云不仅仅是一个传统的云,它是一个可行走的云。所谓可行走的云,就是说你不是绕着云转,而是云转。它以您为中心并且是可移动的。如果它不是移动的,我们就不需要5G。办公室有wifi,家里有有线就够了。
第二,我们的末端,接触点,我们是否实现了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这是什么意思?例如,我们知道汽车有中央控制系统。如果想要升级,只能开到4S店。
但现在有些汽车已经有了一键式中控系统,可以直接下载升级系统,让系统变得更加强大。它的终端已经开始从被动变为主动,并且可以被感知。
如果靠人工工作、人工报送、人把数字输入电脑,效率是极低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拿我们的水表、电表、煤气表来说。我们如何读电表?如果我们没有在家里留纸条,或者写下号码,我们下次会检查一下。人工抄表概率不高于80%,暮光区很多。
如果是智能水表,我们可以自己查数据,账单可以直接发送到手机上。如果绑定了银行卡,每月会自动结算。如果未绑定银行卡,可以通过手机支付。这是一个典型的案例。最后,将原本被动的东西变成主动的东西,使信息变得可感知和可访问。
这个例子可以来源于生活、生产的各个方面,而且这个技术不应该依赖于某个特定的技术,它可以是2G、3G、或者4G技术。当我们在云端有一个管理系统和架构的时候,不管是设备、设施还是一些工具,而且是活跃的,那么我们就需要一个管道,一个无处不在的、健壮的、大容量的、广泛连接的管道。
未来可以做什么?如今4G已经非常成熟。每个人都买得起4G。 5G还需要多长时间?这是每个人都会问的问题。我的观点或者华为的观点是三年,今年和明年。后年,只有2020年以后。重要的指标是,当我们的手机低于1000元,也就是200美元的时候,终端基本上就开始普及了,我们的模组、芯片也将低于20元,5美元。
原因是,第一波5G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欧洲国家、美国。他们人口众多,一次性消费人口相对较多。规模就是效果。
垂直行业需要多少年?这是平行的。国内第一家真正拥抱5G并深化5G的企业是上海商用飞机制造公司。
在航空领域,我们也看到了很多的发射。美兰机场等也在做一些品牌发布,但真正应用于生产系统的只有东航。所以我把大兴机场作为中国5G的样板点,全业务、全场景,因为不仅机场、航站楼,连跑道、火车、酒店、宿舍都被5G覆盖了,数字技术也覆盖了。就足够好了。
包括它的托运行李和管理系统,都是按照最高的标准和愿景来设计的。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