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创新 / 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国家,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国家有哪些

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国家,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国家有哪些

Time:2024-03-24 13:36:43 Read:0 作者: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国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国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咱们国家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是因为我国有6亿人,人平月收入在1000元人民币以下,所以科技含量多的产品(科技含量多就比较贵)买的人少。所以科技企业销售较难,自然搞科研的投入的钱就少。(少数企业除外。)

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国家,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国家有哪些

当你整天忙于生计的时候,你会考虑什么叫生活吗?中国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还并不富裕,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当务之急还是要务实,要挣钱养活自己。所以真正的原因就是钱,是我们(个人及企业)还不富裕;是大环境下企业的生存危机和个人的社会安全感。

这个问题不能简单理解之。其实,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已经让一直垄断关键科技的西方国家寝食难安,怕得要死、恨得要命,美国对咱"2025"的残酷镇压可见一斑。

我国科技创新不足,应该是个相对概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纵向和横向比较后的自我加压,当然也有国际大环境的趋势要求。即特别是面对近年来的西方全面科技打压,怎样使科技创新的核心竞争力继续安全支撑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判断。当今形势表明,如果没有咱自己的绝对科技拳头,随时皆有可能制抑现代化,当务之急唯有足够大的科技创新力度方可真正解危闯关。事实上,形势已经告诉咱们,只有中国成为全能科技创新冠军,才能让西方阵型的科技围追堵截战略战术死心塌地。

我国科技创新不足,也是对自己科技史的经验总结。泱泱大国,人才济济,本该把科技创新做得更好,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局限,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留下了不少及得认真总结的教训。比如,科技创新的关键着力点应在于人才的培养和组织,然而如今这么多的名校学生滞留海外,难以及时为祖国进行科技创新贡献。因此,我们提出当前科技创新不足的反省,亦是一种及时的亡羊补牢。中国之事,中国人办。以科技创新之举,加快现代化节奏,将为民族彰显大旗。

好在形势已经明朗,只争朝夕,全力科技创新已成持续发展的潮流。

我们国家什么时候才能成为真正的科技强国,我们现在真正处于什么水平?

我给出的定位是:我们国家现在已经是一个科技强国了,科技水平处于美国之后的第二集团。

喷子们肯定会质问:你还在第三世界,是个发展中国家,人均GDP刚过一万美元,凭什么能算是科技大国?

首先,世界上并没有通用的评价某个国家科技水平强弱的指标体系,目前经常被大家采用的有自然指数和发明专利数这两个指标。据网上资料所示,2019年自然指数中国仅次于美国居第二位;而申请发明专利数,中国在2019首次以5.9万件超过了美国成为第一名。

另外还有一种方式,据说是选20项关键科技领域的水平来比较,得出2019年中国居第11位的排名位次。只是哪些领域为关键领域并未言明,每个领域采用什么指标也不清楚。

但是在我看来最重要的关键领域,应该是在事关国家安全的国防和军事科技领域;以及目前属于朝阳行业的人工智能、互联网科技、5G及信息技术方面,更具有代表性。而中国在上述领域都是处于除美国之外的第二集团,甚至于某些方面已经可以和美国并驾齐驱,比如核打击能力、四代战斗机、激光技术、航天航空、北斗卫星定位系统、量子通讯、无人机、超级计算机、高铁等等。

另外,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所有行业、所有领域都全面发展的国家,而西方发达国家早就有选择的放弃了许多没有竞争力的领域,欧盟若是作为一个国家的话比中国确实有些许优势,而英、法、德等单个国家与中国其实已然没有可比性了。

所以中国不敢说是全球第二名,但是跻身于第二集团行列是毫无问题的,这与我国人均GDP仅有一万美元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更重要的是,中国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创新能力的进步也在全球独树一帜。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中国的科技水平逼近甚至超越美国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

我觉得现在已经不错了,不能太急于求成,想想我们小时候对比现在,真是天壤之别,儿时的梦想是有一个手机通话,现在都可以视频通话了,将来不知道发展成什么,相信国家,相信科学家,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超越他国。


我国“科技强国”不是单一因素,要有其他要素配合、支撑才能体现出“强”,也就是说要有坚强正确的政治理念、得民心的社会制度、合理的经济结构、有序公平的分配制度、不受别人制约的科技成果和态势,这些因素的统一,就使我国科技立于坚固的基石之上无往而不胜。否则,单纯的科技再强,也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例如当年晚清号称“亚洲第一”的水军,曾一败涂地,教训深刻。

当今世界上个别的“科技强国”,“强”到戗害他人,滥用科技手段打压,其“强”有什进意义?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科技发展迅猛,建国七十多年由起初一穷二白急追猛赶,虽单纯科技未居前列却大大缩短了距离,惠及了本国和全世界,比其他所谓的“强国”还体面、光彩。

科技需要的土壤是什么?只有明白这个,才能理解为什么有些国家是科技强国,有些国家因为人口太少,只能成为有缺陷的科技强国,而有些国家即便是人口众多,貌似人才也应该挺多,但最后就不是科技强国。

首先,就是消灭文盲,然后普及科学文化,但这样做了就是科技强国吗?这二者之间可不是因果关系,而是必要条件。也就是全体国民都识字,并接受了科学文化,只是科技强国的必要条件,但绝对不是充分条件。那么科技强国的充分条件是什么呢?

个人认为,是允许自由思想的社会环境才是科技强国的充分条件。在全民普及科学文化的基础上,允许国民自由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才是科技强国的充分条件。

看看世界上那些科技公认领先的国家,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以色列、日本等等,都是全民普及教育,并允许国民自由发挥才智的国家。所以他们当中执行”外来人才吸引“政策的国家就变成了真正的科技强国,那些对”吸引人才“执行保守的国家,如果本国的人口数量又有限,或者领土有限无法吸引那么多人口,就变成了有缺陷的科技强国。

至于,中国和印度都存在相同的问题。就是留不住人才。在印度的原因是普及教育正在路上,但人才等不及国家的技术进步,就去寻找更好的”梧桐树“了。在中国则是完成了普及教育,但也正是因为如此,人才如雨后春笋一样地冒出来,太多了就不重视了,于是也就流失了。而科技创新最重要的工具就是那一颗颗聪明的脑袋。

至于最后那个中国的真正科技水平。个人认为,处于世界第二三档的水平吧。中国的特点是,科学技术上没有短板,但也没有长项,属于特别中庸的那种。但也因为没有短板,所以说是中游水平也可以。但问题就是”大而不强“,看上去处处都雨露均沾,但处处又都是蜻蜓点水,所以说成第三档好像也没错误。

我认为我国离科技强国还有一段距离,尽管近年来在广大科技人员共同努力下,许多技术处于世界领选位置,但整体看还有许多不足,比如尽管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工业产品类别齐全,但顶级高精度机床,大航空发动机,光刻机等还受制于人,但我相信再过五至十年我国必将成为科技强国!

(原创)

如果按照中国科技部的整体规划的要求,2020年我国才刚刚进入创新型国家,其实现在的创新能力还相当薄弱;2050年则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不论是要成为创新型国家还是世界科技强国,我们还任重道远。

目前,从种种各方面的综合数据说明,我国的科技实力从总体上说还只处于世界上的中上水平。以美国作为坐标值,我们还有很大的距离。以最快的速度赶超也至少三十年以上。中国工业信息部长苗圩早就指出,全球制造业的四级梯队中,中国处于第三梯队,而且这种格局在短时间内难有根本性改变。

当然,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趋势潮流发展下,中国科技已有长足的发展和输出,尤其是引领全球5G通信技术变革就是一个突出例子,这对西方国家是一个极大的震撼。说明中国的某些方面的科技已经进入到世界最先进的行列。

但是,我们还应清醒认识到,一个没有基础科学的研究和积累的国家,就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技强国。要看到目前我国的华为、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大型it和互联网公司因为垄断而赚取高额利润,其员工薪酬远远高于其他行业,导致行业收入差距越来越大。除公务员队伍外,全国几乎所有的高尖端人才都去it和互联网,没有人愿意去做基础科学研究,这一不正常的社会就业现象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国家应该对此研究制定出一个有利于基础研究人才倾斜政策的切实可行的远、近期规划和实施细则,真正从基础科研抓起,只有这样,才能为国家的科技腾飞夯实扎实的人才基础,注入强大的科技基础活力!

谈谈你对科技创新的理解?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

提高整个中华民族传信的基础是教育创新和科技创新。当今时代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和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能否创新关系到整个建设中国特色实惠主义的兴衰成败。现阶段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比较低,与发达国家差距,这直接制约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国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国家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02-2024 讯肆科技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

备案号: 沪ICP备2023025279号-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