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一开始确实没有人类。不仅没有人类,而且如果追溯到足够久远的时间,根本就没有生命,我们的地球甚至还没有诞生。
但一切都必须有一个开始。今天我们不讨论“万物是如何起源”这个深刻的问题,而是来谈谈人类是如何诞生的。
在现代科学出现之前,“神创论”长期主导着生命起源理论。至此,东西方思想是相通的。比如西方认为上帝创造了万物,但我国也有女娲创造人类、盘古创造世界的神话。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所有的神话故事本质上都是一样的。他们都有一个全能的神,创造了一切,包括我们人类。
但神创论有一个致命的缺陷:缺乏令人信服的证据。如果神创论是正确的,那么任何物种的诞生无论是什么样子,都将永远是什么样子,这与物种的进化不相符。
看来我们还是要从科学的角度,即进化论的角度来分析人类的起源。
根据现代考古和遗传学研究结果,人类起源于非洲,准确地说是东非。
在恐龙统治地球的时代,哺乳动物就已经出现了。然而,由于恐龙对地球的统治太过强大,哺乳动物很难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6500万年前恐龙意外灭绝后,哺乳动物的活动空间突然增大并开始繁盛,人类的远古祖先灵长类物种也出现了。
最初,灵长类物种依靠其敏捷性在森林中长期生活。他们非常适应那里的生活。他们轻松地在不同的树上跳来跳去,不用担心遭到野兽的袭击。同时森林里还有丰富的水果,他们也不用担心食物。
然而,大约1000万年前,东非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地势太高,阻挡了海洋的水汽。受此影响,森林降水量急剧减少,大片森林消失为草原。
因此,灵长类动物不得不来到草原。环境的巨大变化让他们承受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因为在草原上他们随时要面对野兽的攻击。
与此同时,来到草原后,灵长类动物开始直立行走。由于生存压力,直立行走的基因也被保留下来。他们为何被保留?
直立行走对于从森林来到草原的灵长类动物非常有益。它可以让它们拥有更好的视野,充分观察周围的环境,及时发现周围是否有掠食者,提前做好准备。
直立行走可以节省更多的能量,更有利于它们的生存。
同时,直立行走彻底解放了他们的双手,给了他们无限的发展空间。因此,直立行走也是灵长类物种走向人类的重要标志之一。
但并非所有灵长类动物都选择直立行走。虽然直立行走有很多好处,但改变的过程也充满坎坷。一些不习惯直立行走的灵长类动物会再次找到森林,但仍然选择用四肢行走。
一群选择直立行走的灵长类动物开始朝着完全不同的进化方向发展。他们的食物来源更加多样化,不仅有水果、树叶等,还有更有营养的肉类,虽然只是生肉。甚至可能是烂肉,但它仍然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比如丰富的蛋白质。
丰富的能量和营养物质让原始人类有多余的能量来供给包括大脑在内的许多器官,人类大脑的容量也开始急剧增加。
事实上,对于大多数动物来说,脑容量激增不仅不是一件好事,反而是一种负担。因为大脑消耗大量的能量。对于人类来说,大脑只占人体的2%,却消耗了人体近20%的能量。
所以,对于大多数动物来说,脑容量是足够的,多了就是浪费。然而,人类是唯一的例外。没有人会想到,大脑容量的快速扩张会让我们成为“人类”。
人类是由古代猿类进化而来,科学家根据脑容量将人类和猿类划分。当脑容量超过700毫升时,就会被定义为“人”。按照这个标准,地球上第一个人类就是能人。
但这个分类标准并不是绝对的,因为严格来说,人类和猿类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分界线。并不是说“脑容量700毫升的人就是人,脑容量699毫升的人就不是人”。这并不是那么绝对。
科学家发现,虽然700毫升被定义为人类和猿类的分界线,但脑容量为700毫升的能人和脑容量为690毫升的猿类仍然可以进行基因交换,并且不存在生殖隔离。
因此,世界上不存在“第一人”。所谓“第一人”只是一个模糊的相对概念。更准确地说,只有一个种族,而不是某个人。
而且,“第一人称”的概念在逻辑上没有意义。假设有第一个人,那么这个人的父母不可能是人类。如果是你,你会同意这个结论吗?正如碗和盆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一样,人与猿的关系也是如此。没有一刀切的绝对分割线!